共 23 条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时序划分
被引:20
作者:
李发志
[1
]
孙华
[1
]
江廷美
[2
]
朱高立
[1
]
张建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山东广和房地产土地评估有限公司
来源: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划;
农业;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网格法;
耕地综合质量;
建设时序划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8 [农田基本建设、农垦];
学科分类号:
0828 ;
摘要: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稳定中国耕地面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不同的地貌类型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划分的影响显著,对划分方法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该文以黄河冲积平原地区的商河县为研究区域,以耕地自然质量分等成果为基础,从耕地的自然质量、空间形态、基础设施等3方面构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经纬网格为评价单元,采用熵权法修正指标权重,利用综合评价法对耕地的综合质量进行评价,并划分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时序。研究结果表明,一、二、三、四级建设适宜区占耕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7.83%、69.10%、22.93%、0.14%,其中一、二级建设区主要分布于县域的北部和西部,三、四级建设区主要分布在县域的东南部;依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综合质量划分建设区域时序可以提高建设区划分的准确度,在耕地整体自然质量情况差异不显著时,耕地是否符合"与现在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要求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优先度划分结果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的划定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并为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251 / 258+315
+315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