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实践困境及其潜功能逻辑与对策——以广西三江A村为例

被引:5
作者
吕付华
赵燕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实践困境; 潜功能逻辑; 对策;
D O I
10.15993/j.cnki.cn35-1198/c.2018.03.002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基于实地调查,发现在西部民族地区A村精准扶贫实践中,尚存在识别简单化与人情化、帮扶政策摇摆于变化无常与一刀切之间、动态管理机制僵化、考核形式化与表面化等诸项困境。思考其根源,实践困境的生成有其无可避免的潜功能逻辑。因此,要走出困境,需要及早建立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识别、长远性多样化帮扶政策设计、健全效果导向型动态管理体系、形成量化与定性相结合的弹性考核机制等诸项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生育制度.[M].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  
贵州:教育精准扶贫“拔穷根”.[N].杨咏梅;刘华蓉;项蕾;.中国教育报.2017,
[3]   精准扶贫的理论导向与实践逻辑——基于精细社会理论的视角 [J].
王宇 ;
李博 ;
左停 .
贵州社会科学, 2016, (05) :156-161
[4]   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 [J].
王介勇 ;
陈玉福 ;
严茂超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3) :289-295
[5]   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 [J].
左停 ;
杨雨鑫 ;
钟玲 .
贵州社会科学, 2015, (08) :156-162
[6]   论中国的精准扶贫 [J].
汪三贵 ;
郭子豪 .
贵州社会科学, 2015, (05) :147-150
[7]   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 [J].
葛志军 ;
邢成举 .
贵州社会科学, 2015, (05) :157-163
[8]   文化功能及其变迁 [J].
何星亮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33 (05) :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