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鲫鱼(Carassius auratus)体内胆碱酯酶的组织分布及其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药剂的敏感度
被引:18
作者:
仪美芹
[1
]
于彩虹
[2
]
杨明
[2
]
姜辉
[3
]
林荣华
[3
]
高希武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3]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来源: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环境动物学;
胆碱酯酶;
生物化学标记;
鲫鱼;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药剂;
抑制中浓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4 [环境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鲫鱼(Carassius auratusLinnaeus)是重要的淡水鱼类,也是重要的食用鱼种。鱼体内胆碱酯酶(ChE)活性的降低是水体环境抗胆碱酯酶类药剂污染的重要生物化学标记。本文研究了鲫鱼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丁酰胆碱酯酶(BuChE)的组织特异性分布及其对灭多威、硫双灭多威、克百威以及丁硫克百威等4种氨基甲酸酯类药剂的敏感度。AChE主要分布在鲫鱼的脑部,提取液中含有TritonX100时,AChE的比活力要比无Triton100时大,说明AChE是膜结合的。鲫鱼中肌肉、胰脏、肝脏、肠道中BuChE比活力较高。灭多威、硫双灭多威、克百威、丁硫克百威对鱼脑中的AChE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9.47×10-7mol/L,1.34×10-6mol/L,2.40×10-7mol/L,2.75×10-6mol/L。上述4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鱼脑中的AChE的抑制具有很好的剂量关系,表明鲫鱼脑AChE可以作为水体环境中氨基甲酸酯类药污染的生物化学标记。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0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