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效益评价

被引:94
作者
杨俊
王占岐
金贵
程丙银
侯现慧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效益评价;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长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对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效益评价进行科学研究,对于规范与指导土地整治的实践活动,实现土地整治的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以相关研究理论为指导,在充分收集项目区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由15个指标所组成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将景观效益作为一个独立的评价方面,拟为土地整治效益评价的完善做出有益探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因子的权重,以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模型,对项目区土地整治前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表明项目实施使得各效益均有明显提高,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另外,景观效益潜力巨大,在今后的项目实施中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并将其作为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效益评价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1036 / 104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上海城市社区风险评估研究.[D].万蓓蕾.复旦大学.2011, 01
[2]  
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构造问题.[D].储敏.南京理工大学.2005, 07
[3]  
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M].高向军主编;.地质出版社.2003,
[4]   我国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刘向东 ;
陈溪涛 ;
郭毛选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9) :10144-10146+10196
[5]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J].
安晨 ;
刘世梁 ;
李新举 ;
邱扬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 28 (06) :68-74
[6]   模糊数学方法在中国土地资源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J].
李希灿 ;
王静 ;
邵晓梅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3) :409-416
[7]   基于云模型的土地整理生态影响评价研究 [J].
樊敏 ;
刘耀林 ;
吴艳娟 ;
杨啸滪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8, (09) :986-989
[8]   农村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以山东省章丘市为例 [J].
齐梅 ;
杨庆媛 ;
杜静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1-5
[9]   基于熵权可拓物元模型的土地整理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J].
吴冠岑 ;
刘友兆 ;
付光辉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5) :40-46
[10]   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J].
吴莹 ;
金晓斌 ;
周寅康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9) :509-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