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山地景区生态足迹分析——以庐山为例
被引:15
作者:
胡海胜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庐山;
生态足迹;
区域本底生态足迹;
旅游生态足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根据区域本底生态足迹和旅游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对庐山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庐山生态足迹需求为0.354 603 hm2,其中区域本底生态足迹为0.343 510 hm2,旅游生态足迹为0.011 093 hm2。(2)庐山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219 805 hm2,人均生态赤字达0.123 543 hm2,其中旅游生态足迹占总赤字的3.13%。(3)在需求足迹结构中占98.31%的化石能源地,大大超过了庐山的承载力面积,致使庐山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加重。(4)庐山单位旅游生态足迹产值为33美元/hm2,其中单位旅游游览、旅游住宿和旅游购物的产值较高,旅游交通和旅游餐饮的单位产值相对较低,旅游产值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5)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必须推进更为系统化的无障碍旅游业,转变高能耗的经济发展道路,从而降低单位经济效益的生态足迹,实现庐山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14 / 820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