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西票号看传统金融的近代化转变——基于与英格兰银行发展路径的比较视角

被引:10
作者
燕红忠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山西票号; 英格兰银行; 金融发展; 金融近代化;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4.08.010
中图分类号
F832.9 [金融史、银行史]; F835.61 [];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1201 ; 020204 ;
摘要
山西票号的创立和发展是中国传统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创新,代表了中国金融体系的自主发展和演进路径。虽然在山西票号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类似于英格兰银行的发展因素,通过参与政府公共财政,并在金融市场中与政府进行策略互动,诸如代理国库、发行兑换券(纸币)和向国家银行的方向发展等;但由于官商关系、公共信用和财产权利的不同,山西票号的"官商结合"模式并没有形成一个新的稳态均衡和有效制度安排,进而未能促进公共金融和新式金融体制的建立,其近代化转变的尝试也没能取得成功。文章研究表明,公共信用、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府参与金融市场的方式不仅决定了金融体制的变革和转型,也是现代金融市场良好运行的基础和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山西商人走向衰败的原因分析 [J].
王明星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2, (03) :86-89
[2]   山西票号与中国商业革命 [J].
孔祥毅 .
金融研究, 2002, (08) :1-9
[3]   从山西票号的衰亡探析企业的经营与制度创新 [J].
刘可为 .
管理世界, 1997, (04) :114-119
[4]  
剑桥欧洲经济史[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英) 波斯坦等, 2003
[5]  
山西票号史料[M]. 山西经济出版社 , 黄鉴晖编, 2002
[6]  
欧洲经济史[M]. 商务印书馆 , (意)奇波拉(Cipolla, 1988
[7]  
欧洲经济史[M]. 商务印书馆[意]卡洛·M·奇波拉, 1988
[8]  
山西票庄考略 .2 陈其田. 华世出版社 .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