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100m跑的动作结构进行力量训练及其对专项技术与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13
作者
周强
机构
[1] 上海水产大学体育教研室上海
关键词
田径; 100m; 动作结构; 力量练习; 肌肉; 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822 [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实验方法,将受试者分为 3组,第 1组采用与 100 m跑动作结构或特点相似的力量练习,第2组采用杠铃负重为主的力量练习,对照组仅进行跑的练习,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与跑的动作结构相似的力量练习的第1组受试者,比后两组受试者的后蹬速度快,摆腿幅度大,踝关节缓冲作用效果好,“送髋”技术明显,成绩好。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结合专项动作结构进行力量训练是可行和必要的。而作为专项力量训练手段,杠铃负重练习中的某些练习在安排和方法上有待于调整。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7+58 +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对短跑技术和专项力量概念的再认识 [J].
王保成 .
田径, 1995, (03) :14-17
[2]   短跑途中跑的技术探讨 [J].
张淑敏 .
田径, 1996, (04) :10-12
[3]   关于我国短跑运动力量训练问题的思考 [J].
余维立 .
体育科研, 1995, (03) :1-6
[4]   短跑近年训练情况、近期目标及对一些问题的分析 [J].
沈孝智 .
中国体育科技, 1986, (06) :19-28
[5]  
Resistance strength training: elastic bands. Rchard Bordk. Modern athlete and coach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