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底线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客流量预测

被引:32
作者
孙根年
马丽君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本底趋势线; 北京奥运会; 客流量预测; 年内分布; 客源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812.13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多种调查资料和旅游本底趋势线理论,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引致下的旅游客流量变化及客源结构进行细致的预测,主要结论如下:(1)奥运庆典引致下,未来3年北京市入境旅游进入一个超常增长期,客流量统计线将掀起一个"凸形峰",2007~2009年入境客流量分别达到433.6万、517.2万和465.3万人次,较起本底趋势线净增长8%、25%和10%;(2)国内旅游也将进入一个超常增长期,2007~2009年国内客流量分别达到14410万、17384万和16285万人次,较本底趋势线净增长4%、20%和8%。入境旅游的相对贡献率高于国内旅游;(3)奥运庆典引致下的北京市国际/国内客流量超常增长是一个具有特定周期的事件旅游,可划分为"奥前"、"奥中"和"奥后"三个阶段,本文依据客流量年内变化和奥运庆典生命周期,给出了2007~2009年3年各月客流量的预测值;(4)奥运盛典及其设施与活动像"磁场"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结合近年来主要客源市场调查资料,给出了国际国内客源地客流量预测值。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昆明世博会效应的定量估算:本底趋势线模型 [J].
戴光全 ;
保继刚 .
地理科学, 2007, (03) :426-433
[2]   基于旅游本底线法(TBLM)的旅游危机事件研究——以2003年“SARS”事件为例 [J].
李锋 ;
孙根年 .
人文地理, 2006, (04) :102-105
[3]   奥运旅游的入境客源市场开发——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例 [J].
张立明 ;
赵黎明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08) :1047-1049
[4]   大型活动的形象影响研究—以′99昆明世博会为例 [J].
周常春 ;
戴光全 .
人文地理, 2005, (02) :38-42
[5]  
短期事件对旅游的影响:以中国SARS危机为例[J]. 曾本祥,R. W. (Bill)Carter,T. De Lacy.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2)
[6]   中国城市节事活动的开发与管理 [J].
余青 ;
吴必虎 ;
殷平 ;
童碧沙 ;
廉华 .
地理研究, 2004, (06) :845-855
[7]   ’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及其旅游后续效应——节事活动的系列化运作 [J].
戴光全 .
社会科学家, 2004, (03) :82-84+88
[8]   SARS对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影响的研究 [J].
朱迎波 ;
葛全胜 ;
魏小安 ;
董培南 ;
何连生 ;
彭唬 .
地理研究, 2003, (05) :551-559
[9]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上) [J].
戴光全 ;
保继刚 .
旅游学刊, 2003, (05) :26-34
[10]   “告别三峡游”的影响及理论解释 [J].
保继刚 ;
徐红罡 ;
戴光全 .
地理研究, 2002, (05) :608-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