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和蛋白质积累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72
作者
刘晓冰
李文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2]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黑龙江哈尔滨
关键词
春小麦; 籽粒; 淀粉; 蛋白质; 基因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蛋白质含量和产量各异的3个春小麦品种,Roblin、东农7742和新克旱9号,研究了灌浆过程中可溶性糖、淀粉和蛋白质积累规律,结果表明:籽粒灌浆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由开花14天开始逐渐减少,成熟期达最低值,品种间的差异仅表现在14天和20天两个时期:淀粉积累动态与可溶性糖变化规律相反,随灌浆成熟而逐渐增加,品种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蛋白质积累动态年际间稍有差异,总的趋势是随灌浆成熟而逐渐增加,开花后14天可溶性糖含量与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有关,蛋白质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关系更为密切。成熟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高蛋白品种在灌浆初期就表现出较高的积累合成蛋白质能力,而高淀粉含量品种同样在灌浆初期就表现出较高的淀粉含量,高产高蛋白品种介于两者之间。从生理角度分析,培育或通过田间管理达到高产优质是可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736 / 7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