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的粮食作物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34
作者
蒋洪恩 [1 ]
李肖 [1 ]
李承森 [2 ]
机构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学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吐鲁番; 洋海墓地; 植物遗存; 粮食作物; 古环境; 古民族植物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09 [农学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712 ;
摘要
首次对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的植物遗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鉴定出3种粮食作物:黍(Panicum miliaceum)、青稞(Hordeum vulgare var.nudum)和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吐鲁番地区降水稀少、环境干燥,因此考古遗址中的植物遗存大都保存完好。这些粮食作物均为当地生产。其中,黍可能是古代洋海人的主要粮食作物。通过植物遗存分析,可知2800年前吐鲁番洋海地区的古气候应该比较适合农业生产。古环境分析表明,古洋海人的部落位于一片绿洲中,绿洲内有一定面积的湿地,内生喜湿杂草。另外,河旁或高地上还有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柳(Salix sp.)及云杉属(Picea sp.)等乔木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551 / 558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