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模式及制度框架研究

被引:13
作者
刘娟 [1 ,2 ]
刘守义 [2 ]
机构
[1] 河北北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 河北北方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制度模式; 京津冀;
D O I
10.16331/j.cnki.issn1002-736x.2015.02.020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在京津冀区域发展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下,不同地区之间生态效益的"外部作用"日益明显,"空间管制"成为理性政府的主要作为,要求其同时创新区域生态补偿的管理模式和制度框架。京津冀由于府际关系协调不畅、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和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缺失,使得经济梯度不合理、产业结构趋同,最终导致区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亟待从革新政府治理方式、完善生态产业合作体系、规范区域生态法律制度等方面入手,构建京津冀生态补偿新的制度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1+167 +1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区域人口城镇化讨论 [J].
黄荣清 .
人口与经济, 2014, (01) :3-3
[2]   京津冀与长三角产业同构成因及特点分析 [J].
周立群 ;
江霈 .
江海学刊, 2009, (01) :93-99+238
[3]   张家口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失效因素分析 [J].
王宝钧 ;
宋翠娥 ;
傅桦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7, (05) :96-100+113
[4]   京津冀都市圈——正在崛起的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 [J].
杨连云 .
河北学刊, 2005, (04) :5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