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青藏高原地区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特征
被引:2
作者:

季国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江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行星反照率;
射出长波辐射;
辐射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1982年8月—1983年7月青藏高原热源野外考察期间的Nimbus7卫星观测资料,分析了高原及其邻近地区行星反照率、大气顶的射出长波辐射和地-气系统辐射平衡的区域分布及季节变化特征以及它们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同时配合同期的地面辐射观测资料,讨论了卫星资料与地面实测资料间的相互关系,为探索卫星资料的应用等作了尝试。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青藏高原地区有效辐射的计算及其分布特征[J]. 高原气象 , 1987, (02) : 141 - 149季国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江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查树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 [2] 1983年夏季青藏高原地区的地面和大气加热场[J]. 高原气象 , 1986, (02) : 155 - 166季国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蒲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席蕴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 [3] 地球自转减慢与厄·尼诺现象的形成[J]. 气象学报, 1986, (04) : 411 - 416任振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张素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 [5] 1982年冬季青藏高原地面和大气的加热场特征[J].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6, (02) : 214 - 224季国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杨化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 [6] 1982年8月—1983年7月青藏高原地区的辐射与气候[J]. 高原气象, 1985, (S2) : 10 - 20季国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 [8] 1982—1983年青藏高原热源野外考察概况[J]. 高原气象, 1985, (S2) : 1 - 9季国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文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 [9] 辐射和热源观测资料在天气分柝和预报中的应用[J]. 气象科技, 1985, (02) : 19 - 28陆龙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朱福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 [10] 1982—1983年的厄·尼诺与南方涛动(ENSO)[J]. 气象科技, 1984, (03) : 1 - 7王绍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