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调亏灌溉下次生根和初生根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薛丽华 [1 ]
段俊杰 [1 ]
王志敏 [1 ]
王润正 [2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3] 不详
[4] 吴桥实验站
[5] 不详
关键词
冬小麦; 调亏灌溉; 次生根系; 伤流; 植株性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给小麦节水高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以石家庄8号为材料,在田间研究了4种灌水处理,分别在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花后10 d、花后20 d、成熟期去次生根对初生根伤流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次数减少,0~100 cm土层含水量下降幅度明显大于100~140 cm土层;拨节期至孕穗期初生根伤流量极低,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孕穗期开始迅速增加至开花期达最大值后下降,开花后10 d处理间的差异变小;拔节期去小麦次生根后粒重降低2.3%~13.3%,降幅随灌水次数的减少而增加;孕穗期、开花期、开花期后10 d去次生根后粒重降低幅度随灌水次数的减少而减少,分别为1.0%~26.1%;1.1%~24.0%;2.1%~3.8%。在拔节至孕穗期间次生根对伤流起决定性作用,孕穗期后初生根的作用开始逐渐增大,灌浆后期初生根对伤流起决定性作用;拔节期至孕穗期间次生根对粒重形成的相对作用随土壤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孕穗期后初生根对粒重形成的相对作用随土壤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协调小麦次生根与初生根之间的关系对实现小麦节水高产有利。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冬小麦干旱胁迫下不同土层根量分布与产量的关系 [J].
孙书娈 ;
陈秀敏 ;
乔文臣 ;
孟祥海 ;
魏建伟 .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05) :6-8
[2]   不同水分条件下水稻根系生长与产量变化关系研究 [J].
汪强 ;
樊小林 ;
DKlaus ;
BSattemacher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11) :106-111
[3]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J].
张正斌 ;
徐萍 ;
周晓果 ;
董宝娣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2) :289-294
[4]   供水深度与冬小麦根系发育的关系 [J].
马瑞昆 ;
蹇家利 ;
贾秀领 ;
刘淑贞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1, (03) :1-10
[5]  
小麦的根[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马元喜等编著, 1999
[6]  
中国小麦栽培研究新进展[M]. 农业出版社 , 卢良恕主编, 1993
[7]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志良主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