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5
作者
:
何丽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家庄地区农科所
何丽泉
杨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家庄地区农科所
杨培
杨书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家庄地区农科所
杨书堂
贾来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家庄地区农科所
贾来珍
马藏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家庄地区农科所
马藏欣
机构
:
[1]
石家庄地区农科所
来源
:
植物保护
|
1982年
/ 03期
关键词
:
玉米粗缩病;
石家庄;
河北;
水稻害虫;
灰飞虱;
麦套玉米;
套种玉米;
麦田套种;
病株率;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玉米粗缩病在石家庄地区早有零星发生。近年来,由于棉麦套种和麦田套种玉米,此病有蔓延趋势。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病毒病害,传毒媒介为灰飞虱。飞虱在我区一年发生五代。 发病规律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发展,取决于灰飞虱田间数量和带毒个体的多少。灰飞虱的田间消长又与以下栽培条件有密切关系。 1.套种玉米田发病重于单播田:玉米粗缩病的发展是伴随三种三收和麦套玉米面积的扩大而逐年加重。分析造成套种玉米田发病重的原因,一是夏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7
页数:1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