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Ⅰ型菌毛亚单位蛋白的功能与基因控制

被引:5
作者
徐建生
成大荣
董国雄
李俊宝
机构
[1] 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
关键词
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Ⅰ型菌毛,亚单位,功能,基因控制,FimB、FimE,FimA、FimI、FimC、FimD、FimF、FimG、FimH;
D O I
10.16437/j.cnki.1007-5038.1999.02.006
中图分类号
S852.612 [];
学科分类号
090601 ;
摘要
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Ⅰ型菌毛是禽大肠杆菌病的一种重要的致病因子,为一种蛋白质突起,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与人畜致病性大肠杆菌粘附素菌毛相比,禽源性大肠杆菌的菌毛研究起步稍晚,尤其对其亚单位(FimB、FimE、FimA、FimI、FimC、FimD、FimF、FimG、FimH等)的功能及基因控制报道尚少,直到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对此才有较多的了解。近年研究表明,FimA是Ⅰ型菌毛的主要结构蛋白,FimA的表达受到一个“相变开关”的控制。FimB蛋白可控制’相变开关”的“开”和“关”,FimE只控制“相变开关”的“关”,二者的共同作用决定了FimA的表达与否。FimD是菌毛在菌体上定位所必需的。FimC则与FimA的生物合成有关。FimE、FimF、FimH与菌毛的粘附特性有关,并且可能是控制菌毛长度和数量的调控因子。为了对Ⅰ型菌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作者对与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有关的Ⅰ型菌毛亚单位的功能与基因控制作一初步综述。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1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