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岩溶动力系统的碳稳定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以我国几个典型岩溶地区为例

被引:38
作者
刘再华
袁道先
何师意
机构
[1] 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岩溶动力系统; 碳稳定同位素; 地球化学; 水化学; 钙华成因; 碳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结合水化学的野外观测及室内计算,作者对桂林岩溶试验场、四川黄龙风景区和贵州乌江渡坝区3个岩溶动力系统的碳稳定同位素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对系统的性质、系统中CO2的来源、碳酸盐沉积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动力分馏、水化学和钙华的成因及热水钙华的14C测年等地球化学问题作了探讨。结果表明,桂林岩溶试验场属于表层岩溶作用动力系统,其中的侵蚀动力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溶解土壤中的CO2;四川黄龙风景区属于深部岩溶动力系统,侵蚀动力来自大气降水溶解幔源的CO2;贵州乌江渡坝区岩溶系统,虽然属于表层岩溶动力系统,但其中一部分的同位素和水化学特征已受到人类活动的重大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2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碳循环与全球岩溶 [J].
袁道先 .
第四纪研究, 1993, (0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