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宁夏1986-2005年人地协调度演变分析

被引:14
作者
陈兴鹏 [1 ,2 ]
逯承鹏 [1 ,2 ]
杨静 [3 ]
张子龙 [1 ,2 ]
机构
[1] 不详
[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不详
[4] 兰州大学中国西部循环经济研究中心
[5] 咸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6] 不详
关键词
人地协调度; 生态足迹模型; 可持续发展; 宁夏;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1.10.008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是一种衡量人地协调和生态可持续性评估的方法。文中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宁夏地区1986-2005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揭示其人地协调度演变状态。结果表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该区域出现生态赤字并不断增大,生态系统处于过度开发之中,人地关系处于不协调发展状态,威胁着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1996—2004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人地协调度演变分析
    牛高华
    赵言文
    施毅超
    [J].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03) : 167 - 172
  • [2] 宁夏产业结构及其区位优势变化(1978~2003)
    李辉
    [J]. 西北民族研究, 2006, (04) : 77 - 87
  • [3] 基于生态足迹指数的中国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估
    吴隆杰
    [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6) : 94 - 99
  • [4] 1978年003年中国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陈敏
    张丽君
    王如松
    怀保光
    [J]. 资源科学, 2005, (06) : 132 - 139
  • [6] 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徐中民
    程国栋
    张志强
    [J]. 生态学报, 2001, (09) : 1484 - 1493
  • [7] 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
    陈东景
    徐中民
    程国栋
    张志强
    [J]. 冰川冻土, 2001, (02) : 164 - 169
  • [8]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Wackernagel, M
    Onisto, L
    Bello, P
    Linares, AC
    Falfán, ISL
    García, JM
    Guerrero, AIS
    Guerrero, CS
    [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29 (03) : 375 -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