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基于非整秩次WRSR

被引:17
作者
张立新
崔丽杰
机构
[1]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市域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非整秩次WRSR; 山东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根据包含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使用均方差赋权法和非整秩次WRSR,对山东省17个地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档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德州和潍坊处于强势区,日照和莱芜处于弱势区,而其他地市处于中档区;各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其一二级指标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因此,处于强势区的三地市应从二三级指标入手重点提升相对较弱的指标,保持竞争优势;处于弱势区的两地市以及处于中档区末位的东营和枣庄两地市,应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发展多功能农业来探寻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突破口;处于中档区的其他十地市应充分利用其个别优势指标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突破,并重点提升部分劣势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江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基于熵权灰色关联分析 [J].
肖庆业 ;
陈建成 .
江西社会科学, 2013, 33 (04) :69-73
[2]   基于熵值法的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动态评价 [J].
袁久和 ;
祁春节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2) :152-157
[3]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聚类评价——基于2000—2009年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高鹏 ;
刘燕妮 .
经济学家, 2012, (03) :59-65
[4]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证分析——以湖南为例 [J].
王方红 .
求索 , 2010, (06) :21-23
[5]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 [J].
白蕴芳 ;
陈安存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4) :117-122
[6]   中国现代农业的制度创新 [J].
张红宇 .
唯实, 2008, (11) :47-51
[7]   信息化产出弹性的非参数估计分析 [J].
周先波 ;
盛华梅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30-141
[8]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问题 [J].
张雷声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08) :59-63
[9]  
秩和比法及其应用[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田凤调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