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及其改进建议

被引:2
作者
齐晔 [1 ]
苏杨 [2 ]
陈京华 [3 ]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
[3] 国家林业局世界银行项目管理中心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保护体制; 政策; 自然保护区;
D O I
10.13198/j.res.2006.s1.67.qiy.008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在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和体制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首先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质,认为所谓生物多样性保护就是通过有意识地限制和调节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干扰破坏,使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得以保持和恢复.因此,在本质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就是要协调人与自然之间业已失衡的关系,其目标在于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其后,讨论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指出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剧烈的人类活动是造成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特别针对保护体制中的多部门管理和协调机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保护区设立和管理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多头管理的体制下,各部门职责、权利和资源分配不明确、不匹配,保护区管理中重减轻管、事企合一等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论中国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上限 [J].
蒋志刚 .
生态学报, 2005, (05) :1205-1212
[2]   中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J].
陈根长 .
林业科技管理, 2002, (03) :1-4
[3]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J].
欧阳志云 ;
王效科 ;
苗鸿 ;
韩念勇 .
科技导报, 2002, (01) :49-52
[4]   中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管理政策研究 [J].
韩念勇 .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03) :201-207
[5]   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标准的研究 [J].
薛达元,蒋明康 .
中国环境科学, 1994, (04) :246-251
[6]  
中国的保护地[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PhillipsAdrian等撰稿, 2004
[7]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王献溥,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