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塌陷地改造与构造湿地建设——以徐州煤矿矿区塌陷地改造为例

被引:44
作者
林振山
王国祥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南京
关键词
矿区塌陷地; 构造湿地; 污水处理; 水资源; 徐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8 [矿区复田];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徐州矿区的塌陷地有4700~5300hm2为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平均积水3~3.5m,积水最深达7m,几乎不可能复垦。对于不可恢复为农田的深度塌陷地,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水文水系等特点,结合降水资源截留、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处理等,可构建成不同类型的构造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如养殖型构造湿地、景观型构造湿地和净化型构造湿地。如对于季节性积水或常年水深在0.5m以下的塌陷地,可以建设为以芦苇为优势的构造湿地,芦苇湿地不仅具有很强的污染净化能力,而且具有较大的生成能力,可以提供丰富的造纸原料。构造湿地的植物选种原则是土著性、强净化作用及良好的经济价值。这种因地制宜修复利用塌陷地的途径,不仅代价低,而且可以解决废水资源化利用、缓解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引用
收藏
页码:790 / 7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芦苇末多级利用系统的生态学效率和经济效益分析 [J].
李萍萍 ;
朱忠贵 .
生态学杂志, 2002, (01) :35-37
[2]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监测和预警研究 [J].
葛向东 ;
彭补拙 ;
濮励杰 ;
黄贤金 ;
张永勤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1) :35-41
[3]  
中国资源百科全书[上]. 孙鸿烈.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 2000
[4]   浅部开采地面塌陷对井下危害及防治 [J].
刘文生 ;
苏仲杰 ;
王森林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1, (01) :47-50
[5]   生态环境重建理论在徐州东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 [J].
周兴东 ;
靳海亮 .
煤炭工程, 2002, (05) :48-50
[6]   兖州矿区采煤塌陷地状况与综合治理途径研究 [J].
陈龙乾 ;
郭达志 ;
许善宽 ;
李健民 ;
张亦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4) :504-508
[7]   中国煤矿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重建技术 [J].
范英宏 ;
陆兆华 ;
程建龙 ;
周忠轩 ;
吴钢 .
生态学报, 2003, (10) :2144-2152
[8]   徐州矿区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及塌陷地复垦利用研究 [J].
陈龙乾 ;
郭达志 ;
胡召玲 ;
盛业华 ;
张海荣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2) :10-15
[9]   乌梁素海芦苇资源的生产现状与展望 [J].
赵军 .
内蒙古草业, 2001, (02) :47-48
[10]   国内外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综述 [J].
卞正富 .
中国土地科学, 2000, (01)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