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背梁自然保护区食肉目和偶蹄目动物的区系特征与生态分布

被引:15
作者
曾治高
宋延龄
麻应太
王西峰
吴逊涛
解振锋
邵建斌
李春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北京
[4] 长安
关键词
兽类; 动物区系; 生态分布; 海拔梯度; 物种丰富度;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4 [动物的地文分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108°45′109°04′E,33°47′33°56′N)位于秦岭山脉东段,地跨秦岭南北坡。采用样线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于2003年5月2004年8月,对该保护区食肉动物及偶蹄动物的区系特征和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该保护区共有18种食肉动物及偶蹄动物,其中属我国级、级重点保护动物的兽类分别有2种和7种。分析表明,保护区的有蹄类动物物种丰富,秦岭分布的有蹄类在该区域均有分布,但食肉动物种数仅占整个秦岭地区的45.5%。这些兽类中,属于东洋界的兽类有12种,占66.7%;属古北界的仅1种,占5.5%;其余5种为广布种,占27.8%。牛背梁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应属古北界和东洋界物种交汇的区域,且为东洋界逐渐向古北界过渡的区域。分析该区域食肉动物及偶蹄动物的生态分布发现,这些物种的垂直分布幅度有很大的差异。垂直分布幅度在海拔高差1300m以上、1000m左右、450700m之间的物种各占1/3。结果还表明,区内这些兽类物种的丰富度随海拔的升高具有先升后降的垂直变化规律。不论是秦岭南坡还是北坡,分布在海拔18002200m区域的兽类物种最多,所占比例大于80%;而在海拔2600m以上区域,兽类种数降至最少,仅占50%左右。兽类丰富度的海拔梯度也体现于这些兽类在各植被类型中的分布上。中山针阔叶混交林中分布的兽类种数最多,而在中低山落叶阔叶林、亚高山针叶林及亚高山灌丛草甸中分布的兽类则较少。
引用
收藏
页码:2249 / 22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菜阳河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及区系特点 [J].
陈上华 .
林业调查规划, 2003, (01) :32-36
[2]   松潘地区兽类区系研究 [J].
张泽钧 .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120-126
[3]   陕西牛背梁保护区兽类调查报告 [J].
阮世炬 ;
巩会生 .
动物学杂志, 1999, (02) :30-35
[4]   秦岭北坡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兽类区系分析 [J].
李保国 ;
何鹏举 ;
王景堂 ;
郭斌 ;
魏武科 ;
胡永乐 ;
司开创 ;
刘宜平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3) :55-58+72
[5]   佛坪自然保护区的兽类 [J].
吴家炎 ;
韩亦平 ;
雍严格 ;
赵俊武 .
野生动物, 1986, (03) :1-4
[6]   秦岭的大熊猫 [J].
吴家炎 .
动物学报, 1986, (01) :92-95
[7]   陕西省保护动物的种类及数量分布 [J].
郑永烈 ;
姚建初 ;
江廷安 .
野生动物, 1982, (03) :26-28+21
[8]   陕西省安康地区兽类调查报告 [J].
吴家炎 ;
李贵辉 .
动物学研究, 1982, (01) :59-68
[9]   陕西省秦岭东段兽类区系调查 [J].
郑永烈 .
动物学杂志, 1982, (02) :15-19
[10]   陕西省秦岭大巴山地区兽类分类和区系研究 [J].
陈服官 ;
闵芝兰 ;
黄洪富 ;
马清和 ;
罗志腾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0, (01) :13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