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仔鱼的转食驯化

被引:3
作者
柴毅 [1 ]
危起伟 [2 ]
李罗新 [2 ]
谢从新 [3 ]
机构
[1]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2]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3]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关键词
中华鲟; 仔鱼; 食性转化; 成活率;
D O I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08.17.098
中图分类号
S965.1 [淡水鱼];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研究了中华鲟仔鱼从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丰年虫和水蚯蚓到能正常适应摄食人工饲料这一过程中鱼苗所处不同阶段的食性转换驯化,结果表明:初次开口摄食在8-10日龄,卵黄基本吸收完毕,营养完全依靠外界供给,即由内营养阶段转为外营养阶段。此时开始投丰年虫,成活率达85%;养殖7-10d改投喂水蚯蚓,水蚯蚓依仔鱼口径大小剁碎成段,此阶段成活率为80%;养殖30日后开始投喂微粒饲料,鱼苗出现大量死亡,成活率陡降至60%;待鱼苗能正常摄食微粒饲料后改投喂颗粒饲料,成活率又回升至70%。
引用
收藏
页码:179+203 / 179 +20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华鲟消化系统的发育及消化酶活性变化的研究.[D].徐雪峰.华中农业大学.2006, 02
[2]   不同开口饵料对中华鲟仔鱼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 [J].
曹志华 ;
邓伦飞 ;
李萍 .
湖北农业科学, 2007, (02) :278-280
[3]   中华鲟精卵特征及精子入卵早期过程观察 [J].
厉萍 ;
危起伟 ;
鲁大椿 ;
吴湘香 ;
沈丽 ;
刘鉴毅 ;
陈细华 .
水利渔业, 2007, (02) :9-11
[4]   中华鲟苗种集约化培育技术 [J].
李罗新 ;
危起伟 ;
朱永久 ;
杨德国 .
淡水渔业, 2006, (02) :52-54
[5]   中华鲟吻部腹面罗伦氏囊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J].
梁旭方 .
海洋与湖沼, 1996, (01) :1-5
[6]   鱼类仔鱼期的摄食和生长 [J].
殷名称 .
水产学报, 1995, (04) :335-342
[7]  
中华鲟感觉器官的早期发育及其行为机能研究.[D].柴毅.华中农业大学.200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