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皮甲素、乙素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12
作者
汪宝琪
庞志功
张汉利
机构
[1] 西安医科大学药学院!西安
关键词
秦皮甲素; 秦皮乙素; 药代动力学;
D O I
10.14066/j.cnki.cn21-1349/r.1998.01.002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β-环糊精与秦皮甲素乙素形成包含物,发生荧光增敏作用的原理,在适当的条件下,对兔血浆中的秦皮甲素乙素进行定时监测,绘制药时曲线,按照实用药代动力学的系列公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其几个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秦皮甲素的消除半衰期t1/2(β)为9.81h,吸收半衰期t1/2(ka)为0.45 h,秦皮乙素的消除半衰期t1/2(β)为12.21h吸收半衰期t1/2(ka)为0.33 h,曲线下面积秦皮甲素AUC为18.33μg·h·mL-1,秦皮乙素AUC为27.1μg·h·mL-1,二者的吸收代谢虽不相同,但无显著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3 / 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β-环糊精单分子胶束荧光法测定大黄素、大黄酚与大黄酸的含量 [J].
汪宝琪 ;
庞志功 ;
李生有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1, (06) :375-378
[2]   香豆精类化合物的药理、代谢、分析及应用 [J].
Egan D ;
方唯硕 .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1991, (05) :280-282
[3]   秦皮中香豆素成分的薄层分离和光密度法测定 [J].
郭希圣 ;
章育中 .
药学学报, 1983, (06) :446-452
[4]   秦皮中秦皮甲素和乙素的含量测定 [J].
曾美怡 ;
付桂兰 ;
邬家林 .
中药通报, 1982, (01) :26-29
[5]  
药物动力学及题解.[M].魏树礼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