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论我国当前超额货币供应与潜在的结构性通胀压力
被引:7
作者
:
李洪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李洪慈
机构
:
[1]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来源
:
财经问题研究
|
1999年
/ 04期
关键词
:
超额货币供应;
储蓄;
结构性通胀压力;
D O I
:
10.19654/j.cnki.cjwtyj.1999.04.012
中图分类号
:
F822 [中国货币];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1978—1995年我国超额货币供应持续增长,同期平均通胀率并不高,麦金农称之为“中国之谜”,原因在于随着我国经济货币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货币化吸收了过多的货币供给;在近几年我国货币化水平已很高的情况下,又一次出现了超额货币供应与低通胀率并存的局面。笔者认为,除证券市场分流有限资金外,超额货币供应是导致储蓄存款过度增长的重要原因,在目前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将形成潜在的结构性通胀压力。因此,应积极采取措施,分流巨额储蓄,避免经济发展重新陷入“怪圈”之中。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货币化进程中的居民储蓄增长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齐天翔
;
涂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
涂宏
.
金融研究,
1998,
(11)
:20
-26
[2]
储蓄——投资转化的理论分析与现实思考
[J].
胥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财经学院研究生部
胥良
.
金融研究,
1998,
(08)
:2
-8
[3]
中国国有金融体制变迁分析[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张杰著, 1998
←
1
→
共 3 条
[1]
货币化进程中的居民储蓄增长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齐天翔
;
涂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
涂宏
.
金融研究,
1998,
(11)
:20
-26
[2]
储蓄——投资转化的理论分析与现实思考
[J].
胥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财经学院研究生部
胥良
.
金融研究,
1998,
(08)
:2
-8
[3]
中国国有金融体制变迁分析[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张杰著, 199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