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能长期促进中国就业增长吗

被引:20
作者
丁守海 [1 ]
陈秀兰 [2 ]
许珊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服务业就业; 鲍莫尔—富克斯假说; 就业弹性;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4.08.013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020207 ; 020106 ;
摘要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经济回调与就业上扬并存的格局,其中服务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服务业具有促进就业增长的长效机制:首先,基于鲍莫尔-富克斯假说的检验发现,中国服务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结合当前服务业发展滞后的情况,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其次,基于修正的就业方程我们发现,服务业就业弹性远高于工业部门,而且具有更强的就业粘性。服务业发展既可以充当国民经济的就业海绵,还可以充当就业的稳定器。中国当前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于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要解决好这两个群体的就业问题,既要推动传统服务业的发展,还要加快新兴服务业的升级,二者不可偏废。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服务业的结构和“成本病”的克服——Baumol模型的扩展和实证 [J].
李建华 ;
孙蚌珠 .
财经研究, 2012, 38 (11) :27-37
[2]   替代弹性、劳动力流动与我国服务业“天花板效应”——基于非均衡增长模型的分析 [J].
张月友 ;
刘志彪 .
财贸经济, 2012, (03) :103-111
[4]   中国服务业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
何德旭 ;
姚战琪 ;
程蛟 .
财贸经济, 2009, (08) :99-107
[5]   中国就业弹性究竟有多大?——兼论金融危机对就业的滞后冲击 [J].
丁守海 .
管理世界, 2009, (05) :36-46
[7]   论现代服务业的隐性就业增长机制 [J].
郑吉昌 ;
何万里 ;
夏晴 .
财贸经济, 2007, (08) :94-98
[8]   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J].
江静 ;
刘志彪 ;
于明超 .
世界经济, 2007, (08) :52-62
[9]   服务业能承担转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任吗 [J].
魏作磊 .
财贸经济, 2006, (11) :68-72+77+97
[10]   对我国服务业就业问题的分析及政策建议 [J].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
李爽 .
经济学动态, 2005, (07) :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