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研究

被引:14
作者
张鞠玲
崔恩博
鲍春梅
陈素明
王欢
张成龙
曲芬
机构
[1] 解放军第三二医院临床检验医学中心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腹泻; 抗菌药; 药物耐受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摘要
目的监测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的分布特点及耐药趋势,为流行病学研究、疫苗制备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2—2010年我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大便标本,沙门-志贺菌培养基培养,筛出可疑菌落后经生化及血清学试验进一步鉴定血清型,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抗菌药物的灵敏性。结果共分离肠道病原菌2104株,其中DEC 118株(5.61%),包括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78株(66.10%),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coli,EIEC)29株(24.58%),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11株(9.32%)。患者以男性为主,共76例(64.41%),青、中年组与儿童组无明显差异,5—9月为DEC腹泻发病高峰期。DEC在腹泻菌中比例逐年增加,构成比从2002年的0.21%上升到2010年的18.10%。DEC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均在45%以上。多重耐药率EPEC高达69.23%、ETEC为45.45%,EIEC为37.93%。结论 DEC引起的感染性腹泻逐年增多,耐药率较高,应重视监测。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乌鲁木齐地区2010年腹泻病原菌耐药性监测与分析 [J].
董路宁 ;
刘栓奎 ;
吴静怡 ;
李明 ;
王黎 ;
刘然 ;
刘正祥 ;
党荣理 .
传染病信息, 2011, 24 (02) :85-87
[2]   2009年北京地区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J].
于国慧 ;
董方 ;
刘锡清 ;
许宏 ;
宋文琪 ;
徐樨巍 .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1, (01) :33-35
[3]   细菌感染性腹泻2380例临床及病原学分析 [J].
林东防 ;
齐绪林 ;
徐晓刚 ;
樊晓明 ;
吴丽桂 .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0, (02)
[4]   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诊治 [J].
聂青和 .
传染病信息, 2009, 22 (03) :132-136
[5]   致泻性大肠杆菌的流行及耐药现状 [J].
秦小玄 ;
朱朝敏 .
儿科药学杂志, 2008, (02) :61-64
[6]   志贺菌群及其血清型14年的变化和耐药趋势 [J].
曲芬 ;
崔恩博 ;
郭桐生 ;
刘立明 ;
李筱涵 ;
鲍春梅 ;
毛远丽 .
传染病信息, 2007, (04) :223-225+229
[7]   产志贺样毒素且具侵袭力的大肠杆菌的研究 [J].
徐建国,程伯鲲,吴艳萍,黄力保,邓庆东,赖心河,刘秉阳,罗兴祖,李惠芬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4, (06) :333-338
[8]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叶应妩,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