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制度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不适应性及其制度根源

被引:19
作者
姜长云
机构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金融; 制度; 资金; 农业结构调整;
D O I
10.13269/j.cnki.ier.2003.05.002
中图分类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近年来 ,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入推进 ,现有金融体制和农村金融制度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不适应性也日益突出起来。主要表现是 :农村资金大量外流、需求缺口不断扩大 ,导致结构调整主体贷款难的问题长期难以根本缓解 ;农村贷款支持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合规性障碍增加 ,相对提高了农户和龙头企业的融资成本与风险 ;龙头企业的融资结构和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单一 ,金融服务的时效性和连续性缺乏有效保障。这种不适应性的制度根源为 :金融制度改革的滞后、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的高度垄断与缺乏竞争、农村正规金融环境上的政策性和制度性歧视、金融市场的城乡分割和相对严重的农村金融抑制、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和政策定位问题久拖不决。要提高农村金融制度对农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 ,需要统筹城乡金融发展 ,加快金融体制和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