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炭凝法检测水稻普通矮缩病毒带毒体

被引:2
作者
林瑞芬
陈光堉
高东明
金登迪
陈声祥
阮义理
机构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致敏; 抗血清; 介体昆虫; 磷酸盐缓冲液; 抗体; 正常兔; 测定法; 黑尾叶蝉; 生理盐水;
D O I
10.13343/j.cnki.wsxb.1980.02.02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探讨了水稻普通矮缩病毒(RDV)抗血清制备免疫抗体的方法及其对带毒体的检测。用化学纯活性炭为载体,制备 RDV 抗血清免疫炭抗体,抗血清需要纯化处理,具有结合抗原活性的抗体碎片[F(ab)2′]优于免疫丙球蛋白(IgG)。F(ab)2′浓度以每毫升约1毫克左右为宜,致敏条件以22—30℃碾磨结合30分钟为优。免疫炭抗体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与水稻黄矮病(RYSV)、黄萎病(RYDV)、条纹叶枯病(RSV)等病株汁液,及水稻健株汁液均呈阴性反应;而对免疫原 RDV 病株和带毒虫则呈明显的凝集反应。能有效地检测病株不同部位1克重量内病毒相对浓度和介体昆虫黑尾叶蝉的带毒体。以生物接种测定法为对照,应用炭凝法测定610头黑尾叶蝉经卵带毒虫,生物接种测定带毒率为31.5%,炭凝法为32.8%,平均检测符合率为83.9±8.5%。测定田间的越冬代和二、三代自然带毒黑尾叶蝉1082头,生物接种测定带毒率为0.56%,炭凝法为2.22%,平均检测符合率为98.1±0.09%。结果表明二者对介体昆虫带毒体的检出率基本相近。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79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