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分析

被引:65
作者
刘恩峰
沈吉
朱育新
夏威岚
朱广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北京
[4] 南京
关键词
太湖; 重金属; 来源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太湖MS岩芯重金属元素与Al的线性回归分析及元素/Al、V/Al比率散点图变化规律,讨论了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前,重金属元素主要为自然来源;2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尽管沉积物中Al、Fe、Zn、Mn、V、Cr等重金属元素含量随沉积物粒度变粗而明显下降,但除Hg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污染之外,其它重金属元素仍以自然来源为主,物源有所变化;70年代末期以来,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人为污染逐渐加重,Pb、Cu、Zn、Hg、As等元素既有流域母质来源,又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向海湿地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高分辨沉积记录 [J].
王国平 ;
刘景双 .
地理科学, 2003, (02) :208-212
[2]   太湖沉积物和湖岸土壤的污染元素特征及环境变化效应 [J].
袁旭音 ;
陈骏 ;
季峻峰 ;
陶于祥 ;
王润华 .
沉积学报, 2002, (03) :427-434
[3]   煤热解过程中无机有害元素的变迁规律 [J].
郭瑞霞 ;
杨建丽 ;
刘东艳 ;
刘振宇 .
环境科学, 2002, (05) :100-104
[4]   太湖宜溧河水系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特征 [J].
范成新 ;
朱育新 ;
吉志军 ;
张路 ;
杨龙元 .
湖泊科学, 2002, (03) :235-241
[5]   西昆仑山南红山湖沉积反映的过去150年湖区环境变化 [J].
朱立平 ;
陈玲 ;
李炳元 ;
李元芳 ;
夏威岚 ;
李建国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7) :601-607
[6]   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测定及环境意义 [J].
张于平 ;
瞿文川 .
岩矿测试, 2001, (01) :34-36
[7]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归一化问题——以Al为例 [J].
刘素美 ;
张经 .
东海海洋, 1998, (03) :49-56
[8]   红枫湖沉积物Cs垂直剖面的计年特征及侵蚀示踪 [J].
万国江 ;
林文祝 ;
黄荣贵 ;
陈振楼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0, (19) :1487-1490
[9]  
水环境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陈静生主编, 1987
[10]  
元素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刘英俊 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