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非感应起电机制的模拟研究Ⅱ.环境因子影响

被引:5
作者
言穆弘
刘欣生
安学敏
张义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雷暴,环境层结,电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3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观测资料和模式计算,讨论了雷暴电活动和环境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指出,地面温湿条件、层结热力不稳定因子、对流有效位能(CAPE)等都不能单一地反映雷暴电活动的强弱。模拟计算指出,云顶高度穿越-20℃温度层时才会产生较强的电活动。云底、-10℃和-20℃层附近空气的热动特性能很好地表征雷暴电活动的强度,且存在一个最佳动能阈值,分别为0.8—0.9,60.0—80.0,20.0J/kg。这3个参量和电荷浓度之间有很好的正相关,但存在上限阈值。另外,对7次北方高原层结模拟都得到了三极性电荷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雷暴非感应起电机制的模拟研究Ⅰ.云内因子影响[J]. 言穆弘,刘欣生,安学敏,张义军.高原气象. 1996(04)
  • [2] 对流和层状云系电活动、对流及降水特性的相关分析
    张义军
    华贵义
    言穆弘
    安学敏
    [J]. 高原气象, 1995, (04) : 13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