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融资结构的转型特征

被引:9
作者
何德旭 [1 ,2 ]
冯明 [3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宏观融资结构; 金融效率; 杠杆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现阶段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资金总体回报率下降和杠杆率攀升等问题,主要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本文在"融资主体结构-融资用途结构-融资渠道结构"三位一体框架下,系统性地梳理分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宏观融资结构的转型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宏观融资结构在过去十余年时间里发生了三方面明显变化:第一,在融资主体结构方面,住户部门净融出和非金融企业部门净融入相对收缩,广义政府部门成为更重要的融资主体;第二,在融资用途结构方面,社会总融资中非生产性和间接生产性融资占比上升,产业融资尤其是制造业融资占比大幅下降,同时存量债务利息支出负担明显加重;第三,在融资渠道结构方面,间接融资和债务融资为主的格局仍然突出的同时,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之间、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之间的传统边界被突破,"混合融资模式"发展较快,金融业态发展导致了融资链条拉长。宏观融资结构转型根植于我国国民经济储蓄投资格局调整的大背景,它一方面是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经济结构转型、宏观经济周期及政策调整等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诸如部门杠杆率结构变化和社会融资总体回报率下降等后果。展望未来,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根本在于优化融资结构。本文最后就此提出了若干针对性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3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金融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及改革建议——基于金融结构视角的比较分析 [J].
赵瑞政 ;
王文汇 ;
王朝阳 .
经济学动态, 2020, (04) :15-32
[2]   再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及政策含义 [J].
易纲 .
经济研究, 2020, 55 (03) :4-17
[3]   破解2008年以来中国国民储蓄率下降之谜 [J].
杨天宇 .
经济学家, 2019, (11) :14-22
[4]   储蓄率和投资率的国际比较分析 [J].
陈少敏 ;
于雪 .
上海金融 , 2019, (03) :34-42
[5]   “去杠杆”:范畴界定、操作重心和可选之策 [J].
王国刚 .
经济学动态, 2017, (07) :16-25
[6]   杠杆率结构、水平和金融稳定--理论分析框架和中国经验 [J].
纪敏 ;
严宝玉 ;
李宏瑾 .
金融研究, 2017, (02) :11-25
[7]   中国的杠杆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 [J].
马建堂 ;
董小君 ;
时红秀 ;
徐杰 ;
马小芳 .
财贸经济, 2016, 37 (01) :5-21
[8]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投资率问题 [J].
吴海英 ;
余永定 .
金融评论, 2015, 7 (06) :15-29+123
[9]   中国影子银行界定及其规模测算——基于信用货币创造的视角 [J].
孙国峰 ;
贾君怡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11) :92-110+207
[10]   中国主权资产负债表及其风险评估(下) [J].
李扬 ;
张晓晶 ;
常欣 ;
汤铎铎 ;
李成 .
经济研究, 2012, 47 (07)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