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马克思和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之比较

被引:8
作者
杨平
机构
[1] 甘肃政法学院行政学院
关键词
市民社会; 政治国家; 黑格尔; 马克思; 葛兰西;
D O I
10.13885/j.issn.1000-2804.2007.06.018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黑格尔第一次将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独立出来,并且赋予市民社会以经济内容,认为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市民社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必然被国家所超越。马克思明确将市民社会纳入经济基础的范畴,认为市民社会是政治国家的基础,而人类解放是超越市民社会的途径。葛兰西将市民社会定位在上层建筑领域,认为政治国家必须建立在市民社会上才能维持其合法性与持久性,市民社会最终会取代政治国家。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8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狱中札记.[M].(意)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Gramsci)著;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  
国家与市民社会.[M].邓正来;[美]J.C.亚历山大编;.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3]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英)米勒(Miller;David);(英)波格丹诺(Bogdanor;Vernon)编;中国问题研究所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is)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