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季风气候与内陆气候过渡地带全新世环境演变

被引:13
作者
贾铁飞
机构
[1]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系
关键词
中国北方,全新世,季风气候与内陆气候过渡地带,环境演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632 [];
学科分类号
070905 ;
摘要
在根据洪积扇形态和内陆湖水面变化恢复全新世以来降水量的基础上,确定了全新世及近百年来夏季风西北限的位置,并以此范围作为中国北方季风气候与内陆气候过渡地带.按照该地带中季风尾闾的波动、内陆湖水量平衡特点及与中亚冰川物质平衡的对比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这一过渡地带的东西向迁移与全新世以来全球性环境变化相对应,是中国北方环境变化的直接原因和基本内容;该地带环境以多变、易变、多灾、易灾为特点,是一个环境脆弱带.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毛乌素沙地地貌发育规律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J].
贾铁飞 .
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1992, (03) :79-84
[2]   根据内陆湖水面变化恢复古降水量的方法——以内蒙古岱海为例 [J].
李容全 ;
贾铁飞 .
科学通报, 1992, (14) :1306-1309
[3]   近百年来岱海湖面变化的特点及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指示意义 [J].
贾铁飞 ;
李容全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01) :111-118
[4]   中国西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环境变迁模式 [J].
李吉均 .
第四纪研究, 1990, (03) :197-204
[5]   山地冰川与湖泊萎缩所指示的亚洲中部气候干暖化趋势与未来展望 [J].
施雅风 .
地理学报, 1990, (01) :1-13
[6]   试论科尔沁沙地的形成与演变 [J].
裘善文 .
地理科学, 1989, (04) :317-328+97
[7]   以农牧交错带及沿海地区为重点开展我国环境演变规律的研究(代序) [J].
张兰生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89, (03) :1-2
[8]   青海湖冰后期以来古气候波动模式的研究 [J].
张彭熹 ;
张保珍 ;
杨文博 .
第四纪研究, 1989, (01) :66-77+101
[9]   我国晚更新世最后冰期气候复原 [J].
张兰生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0, (01) :1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