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种质主要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10
作者
崔翠
周清元
王利鹃
谭尊飞
龚静
谢旭容
机构
[1]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亚麻;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种质资源评价;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16.12.002
中图分类号
S563.2 [亚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合评价引进的亚麻品系(种),为亚麻栽培、育种研究和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49份亚麻品种(系)为材料,分别于2013-2014年度和2014-2015年度调查其10个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估算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并以前2个主成分和欧式距离为基础,进行种质资源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出49份亚麻种质各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两年变化大于1.00.在两个年度中,49份亚麻种质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分别达到71.94%和72.80%,其中第1主成分为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方差贡献率分别达到45.45%和50.07%;第2主成分为株高及纤维工艺长度因子,贡献率分别为25.49%和22.73%.根据品种(系)第1主成分表现,在两年中评选出前10的优良品系,其中6个相同,分别为1349,1348,1340,1343,1347及1341.以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做二维排序散布图,对49份亚麻品种(系)的产量和纤维长度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鉴定出适宜油用和纤维用亚麻.49份亚麻种质在欧式遗传距离为11.00左右时均可分为4大类,其中第1大类在两年度中分别包含13个和18个品种(系),第2大类分别包含11个和15个品种(系),第3大类均含12个品种(系),第4大类分别包含13个和4个品种(系).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二维排序和欧式遗传距离分析,较好地评价49个参试亚麻种质的遗传特点及其在两个年度条件下的性状表现,为亚麻品种推广和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云南高原粳稻品质现状及淀粉RVA谱特性分析 [J].
赵国珍 ;
刘吉新 ;
陈于敏 ;
苏振喜 ;
世荣 ;
朱振华 ;
邹茜 ;
寇姝燕 ;
袁平荣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11) :34-41
[2]   亚麻农艺性状与产量形成关系的多重分析附视频 [J].
邓欣 ;
邱财生 ;
陈信波 ;
龙松华 ;
郭媛 ;
郝冬梅 ;
王玉富 .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02) :535-540
[3]   不同来源甜高粱种质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 [J].
王黎明 ;
焦少杰 ;
姜艳喜 ;
严洪冬 ;
苏德峰 ;
孙广全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 15 (02) :411-416
[4]   作物种质资源品质性状鉴定评价现状与展望 [J].
刘浩 ;
周闲容 ;
于晓娜 ;
杨修仕 ;
刘三才 ;
么杨 ;
任贵兴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 15 (01) :215-221
[5]   舟山群岛野生山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J].
林立 ;
胡仲义 ;
王国明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 14 (04) :594-599
[6]   中国甜瓜种质资源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J].
胡建斌 ;
马双武 ;
简在海 ;
王吉明 ;
李琼 ;
苏艳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 14 (04) :612-619
[7]   显性核不育亚麻种质资源聚类分析及核心种质库的建立 [J].
张辉 ;
斯钦巴特尔 ;
亢鲁毅 ;
贾霄云 ;
高凤云 .
华北农学报, 2012, 27 (04) :118-122
[8]   顶端调控对亚麻农艺性状及抗倒伏变化的影响 [J].
孟桂元 ;
贺再新 ;
孙焕良 ;
周清明 ;
柏连阳 ;
周静 .
西北农业学报, 2012, 21 (01) :88-93
[9]   亚麻籽油的营养特性研究进展 [J].
邓乾春 ;
禹晓 ;
黄庆德 ;
黄凤洪 ;
钮琰星 ;
郭萍梅 ;
刘昌盛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0, 22 (04) :715-721
[10]   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聚类分析 [J].
殷冬梅 ;
李拴柱 ;
崔党群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0, 32 (02) :21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