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改革的制度变迁与利益博弈——“农转非”的四种地方模式评析及反思

被引:8
作者
陈云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农转非; 土地财政; 城市化; 城乡统筹;
D O I
10.16619/j.cnki.rmltxsqy.2014.04.005
中图分类号
D631.42 [户籍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户籍制度是一项包含多种利益分配的身份制度,户籍改革意味着利益结构的大调整,必然面临复杂的博弈。围绕"农转非"户籍改革,握有主导权的城市政府表现出鲜明的"经济人"本色——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往往会陷入"土地财政"而难以自拔。地方政府以土地财政为内容的运动式城市化在理念上就是被异化的,它服从于追求政绩最大化的"政治逻辑",而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逻辑。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的种种"非合作博弈"使得这一进程正在遭遇挫折,有不可持续之虞。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6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日)速水佑次郎,(美)弗农·拉坦(VernonW.Ruttan)著, 2000
[2]  
Employment, Income and Equity.A Strategy for Increasing Productive Employment in Kenya. Journal of Women s Health . 1972
[3]   重庆市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及思路研究 [J].
范婷兰 ;
郭其路 .
现代商贸工业, 2010, 22 (20) :41-42
[4]   重庆地票继续试 [J].
陈燕 ;
姚佳威 .
决策探索(上), 2011, (02) :46-49
[5]   “增减挂钩”变形记 [J].
陈谊娜 ;
李松 ;
徐旭忠 .
瞭望, 2010, (47) :26-27
[6]   发展主义政府与城市落户门槛: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反思 [J].
吴开亚 ;
张力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6) :58-8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