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免疫反应在实验性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自然吸收中的意义
被引:12
作者:
宫良泰
许复郁
宋若先
王志富
机构:
[1]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科
[2]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病理科
[3] 济南军区总医院骨病科
来源:
关键词:
髓核;
动物,实验;
腰椎间盘突出;
自然吸收;
自身免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1.5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CD3和IgG在实验性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自然吸收中的表达,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后能否自然吸收及其可能的吸收机制。方法:将25只成年狗平均分成5组。从L2/3切取髓核组织,置于L5处的硬脊膜外。于术后2、4、6、8、12周,取动物标本以及正常部位的髓核组织,用CD3抗体和抗IgG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约30%的标本局部为脂肪组织,54%的标本局部硬脊膜与骨粘连,16%的标本既无粘连也无脂肪。免疫组化测定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CD3+细胞的浸润程度呈递减趋势,而IgG沉积的分布程度呈递增趋势。正常髓核无CD3+细胞浸润,IgG沉积分布极少。结论:在椎管内,狗游离的髓核组织8~12周后可部分或全部自然吸收,其吸收机制是机体自身免疫反应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533 / 534+539
+539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