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社会监督机制研究

被引:9
作者
吴海红
机构
[1] 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
关键词
反腐倡廉; 社会监督; 权力制约;
D O I
10.16501/j.cnki.50-1019/d.2012.01.036
中图分类号
D630.9 [监察、监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社会监督是权力制约的基本范式之一。目前,我国对社会监督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但是社会监督在反腐败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其限制性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大众对于腐败问题的片面认知使其参与反腐败的动力难以充分激发,腐败隐蔽性和团体性的行为特征也使得社会参与反腐败面临很大阻力,公众参与反腐败的权益尚得不到充分保障。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为社会参与反腐败搭建有效平台:一是要摆正人民群众在反腐败中的主体地位;二是推进信息公开制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三是重视新形势下的网络监督作用;四是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反腐败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以政党为中心:中国反腐败体系的建构及其基本框架 [J].
林尚立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9, 13 (04) :21-27
[2]   对中国腐败问题的深层解构——一个多维视野下的范式和悖论 [J].
谢海生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2, (05) :4-21
[3]  
权力制约的中国语境[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喻中, 2007
[4]  
“以社会制约权力”[M]. 天津人民出版社 , 郭道久著, 2005
[5]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3
[6]  
论反腐败与公众参与 .2 屈学武. 第七届国际反贪污大会论文集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