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致重症肌无力加重反应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5
作者
邓敏
胡芳
王云甫
刘昌勤
曹学兵
吕永宁
杨汉菊
徐楚鸿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湖北武汉
[3] 湖北武汉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重症肌无力; 小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6 [神经肌肉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对重症肌无力(MG)治疗的安全性及其引起肌无力加重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以丁氏双鳍电鳐的电器官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提取蛋白主动免疫C57BL/6小鼠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模型,随机将EAMG小鼠分为MG组、生理盐水(NS)组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庆大霉素,依替米星,阿米卡星)治疗组,分别于末次免疫后第7天和抗生素治疗后第14天进行症状评分、低频重复电刺激(RNS)检查和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水平的检测。结果成功复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47只;末次免疫后第7天和注射抗菌药物后第14天庆大霉素组(1.312、2.067)、阿米卡星组(1.111、1889)和依替米星组(1.263、1.632)小鼠的症状评分明显高于MG组(1.000、1.200)(P<0.05);RNS检测阳性率庆大霉素组(2667%、69.23%)、阿米卡星组(22.22%、58.82%)和依替米星组(31.58%、63.16%)明显高于MG组(20.00%、4000%)(P<0.05);各组AchRab滴度明显高于MG组(P<0.01);抗生素治疗后第14天各实验组小鼠神经肌肉接头处AchR的表达明显低于MG组。结论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可以加重MG症状,其机理可能与促进AchR的免疫原性,提高AchRab滴度,阻滞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加重肌肉神经接头处AchR的丢失或破坏运动终板突触前、后膜结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实验性重症肌无力大鼠模型的研究 [J].
王云甫 ;
孙圣刚 ;
曹学兵 ;
胡芳 ;
陈吉相 ;
俞善纯 ;
何晓阔 ;
尤春景 .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3, (04) :242-245
[2]   重症肌无力与抗生素 [J].
杨明山 ;
阮旭中 ;
黄运珍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4, (01)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