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真菌与大豆胞囊线虫相互作用研究初报附视频

被引:16
作者
李海燕
刘润进
束怀瑞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
[2] 莱阳农学院菌根生物技术实验室
关键词
AM真菌; 大豆胞囊线虫; 相互作用; 大豆; 侵染;
D O I
10.13926/j.cnki.apps.2002.04.012
中图分类号
S476.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对大豆‘开育 10’品种接种了丛枝菌根 (AM)真菌 :Gigaspora margaritaBecker & Hall、Glomus fasiculatum (Thaxt) Gerd.& Trappe、G.intraradices Schenck & Smith、 G.mosseae Nicolson & Gedermann 及 G.versiforme Berch 和 /或大豆胞囊线虫 (SCN,H eteroderaglycines) 4号生理小种。供试 AM真菌可不同程度地促进大豆植株的生长发育 ,增加植株高度、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及单株产量 ,减轻感病大豆品种‘开育 10’SCN的危害 ,降低病情指数、根上和根围土壤中胞囊数量、2龄幼虫和胞囊内卵数。其中 ,G.fasiculatum、Gi.margarita和 G.intraradices的效应大于 G.mosseae和 G.versiforme的处理。接种 SCN显著降低了 G.intraradices和 G.versiforme对大豆根系的侵染率、G.fasiculatum的产孢数量及 G.intraradices的侵入点数量 ,增加了 G.mosseae的产孢数量。认为部分 AM真菌能有效地抑制 SCN对大豆根系的侵染、胞囊发育和 2龄幼虫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356 / 3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淡紫拟青霉对烟草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J].
李芳 ;
张绍升 ;
陈家骅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2) :69-72
[2]  
丛枝菌根及其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刘润进,李晓林编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