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中部1.5 Ma以来古生态环境演化的孢粉记录

被引:15
作者
吴福莉
方小敏
马玉贞
安芷生
李吉均
不详
机构
[1] 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3] 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兰州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4] 西安
[5] 兰州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6] 兰州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黄土-古土壤; 孢粉; 生态环境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通过对黄土高原中部朝那黄土-古土壤剖面的孢粉研究,揭示出1.5Ma以来蒿属、藜科等旱生草本与松、桦、栎等乔木花粉含量在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呈现有规律的互为消长的变化,指示了冰期-间冰期的冷干-暖湿旋回,其中过去无机指标所指示的上、下粉砂层(L9和L15)的两次极端干冷事件,植被变化表明其干冷程度与其他冰期黄土沉积时期相似.从长期演化趋势上来看,以0.95和0.5 MaBP为界,可以分为3个阶段,古生态环境经历了两次阶段性剧烈变化,植被由早期的森林草原转变为中期的疏林草原继而演变为后期的草原,指示了黄土高原阶段性的干旱化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洛川黄土地层的再划分及其L9、L15古环境意义的新解释 [J].
孙继敏 ;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2002, (05) :406-412
[2]   天山黄土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发育及北疆干旱化 [J].
方小敏 ;
史正涛 ;
杨胜利 ;
李吉均 ;
蒋平安 .
科学通报, 2002, (07) :540-545
[3]  
1Ma以来朝那黄土-红黏土剖面粒度揭示的冬季风与北半球高纬气候的耦合演化[J]. 吕连清,方小敏,J.A.Mason,李吉均,安芷生.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4]  
青藏高原更新世黄土磁化率和磁性地层与高原重大气候变化事件[J]. 颜茂都,方小敏,陈诗越,杨胜利,吕连清,李吉均,安芷生.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5]   三门古湖沉积记录的环境变迁与黄河贯通东流研究 [J].
王苏民 ;
吴锡浩 ;
张振克 ;
蒋复初 ;
薛 滨 ;
童国榜 ;
田国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9) :760-768
[6]   陕北黄土高原森林植被数量分类及环境解释 [J].
相辉 ;
岳明 .
西北植物学报, 2001, (04) :726-731
[7]   昆仑山黄土与中国西部沙漠发育和高原隆升 [J].
方小敏 ;
吕连清 ;
杨胜利 ;
李吉均 ;
安芷生 ;
蒋平安 ;
陈秀玲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3) :177-184
[8]   定量分析第三纪以来环境变化的新方法——特有种气候分析法 [J].
李承森 ;
王宇飞 ;
孙启高 .
植物学报, 2001, (02) :217-220
[9]   六盘山东麓朝那剖面红粘土年代及其构造意义 [J].
宋友桂 ;
方小敏 ;
李吉均 ;
安芷生 ;
杨东 ;
吕连清 .
第四纪研究, 2000, (05) :457-463
[10]   中国北方更新世极端冷期冬季风的快速变化 [J].
鹿化煜 ;
KovanHuissteden ;
周杰 ;
JefVandenberghe ;
刘晓东 ;
安芷生 .
中国沙漠, 2000, (02) :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