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的煤层冲击倾向性研究

被引:22
作者
蔡武 [1 ]
窦林名 [1 ]
韩荣军 [1 ]
张国华 [2 ]
李许伟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矿业工程学院
[2]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跃进煤矿
关键词
冲击倾向性; 单轴压缩; 煤岩; 损伤; 动态损伤应变; 最大损伤速率;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1.s2.029
中图分类号
TD324.1 [];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针对目前国内煤层冲击倾向性指标存在的问题,基于煤岩应变强度理论、煤岩微元强度服从Weibull随机统计分布的假设和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理论,采用单轴压缩下煤岩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用最优化方法确定该模型的关键参数,同时分析了各参数的物理意义,进而给出了冲击能指数和弹性能指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并提出了最大损伤速率和反应动态破坏时间的动态损伤应变新指标。数值试验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最优化方法确定该模型参数能更好地拟合煤岩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修正后与新提出的冲击倾向性指标理论计算方法合理可行,物理意义明确,能很好地反映煤层的冲击倾向性,为深入研究煤层冲击倾向性的本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346 / 3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用剩余能量释放速度判定煤岩冲击倾向性 [J].
张绪言 ;
冯国瑞 ;
康立勋 ;
杨双锁 .
煤炭学报, 2009, 34 (09) :1165-1168
[2]   冲击地压的能量机理及其应用 [J].
姚精明 ;
何富连 ;
徐军 ;
窦林名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0 (03) :808-813
[3]   煤岩冲击倾向性试验及分析 [J].
陈绍杰 ;
杨永杰 ;
郭惟嘉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 (11) :308-310
[4]   冲击地压机制的细观实验研究 [J].
姜耀东 ;
赵毅鑫 ;
何满潮 ;
彭苏萍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5) :901-907
[5]   单轴压缩下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与试验研究 [J].
杨圣奇 ;
徐卫亚 ;
韦立德 ;
苏承东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200-203
[6]   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的研究 [J].
徐卫亚 ;
韦立德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06) :787-791
[7]   煤岩体冲击倾向性指标评价 [J].
王宏图 ;
许江 ;
魏福生 ;
鲜学福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1999, (Z1) :204-207+210
[8]   岩石损伤软化统计本构模型之研究 [J].
曹文贵 ;
方祖烈 ;
唐学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8, (06) :628-633
[9]   用物理相态法确定煤岩体应力状态和冲击倾向性 [J].
南存全 ;
段克信 ;
张文军 .
煤矿开采, 1998, (02) :18-19+64
[10]   单向荷载作用下岩石损伤模型及其力学特性研究 [J].
吴政 ;
张承娟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