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火山岩储集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1
作者:
姜辉
[1
]
杨炼强
[2
]
杜宏宇
[3
]
赵应权
[4
]
机构:
[1] 中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2] 中石化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3] 中海油研究中心
[4]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火山岩储集层;
储集空间;
类型;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火山岩储集空间按照结构成因分类法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3大类型,并具有复杂的"孔缝双重结构",火山岩相、喷发模式、裂缝系统、不整合面、成岩作用及其后生环境是影响其成分、结构和构造的5大要素。其中,火山岩相、喷发模式是储集空间形成和发育的基本动力条件,相态和喷发幅度控制孔缝成因结构;裂缝系统、不整合面、成岩作用及其后生环境是储集空间改造和保存的重要地质因素:多期次构造裂缝构成储集空间的主体,火山岩顶部或侧翼距不整合面的距离影响储集空间带的分布,成岩及其后生作用使得原生孔隙被次生充填或加剧溶蚀孔、缝的形成。那些经历过溶蚀作用和水上喷发的正交密集型裂缝系统,将成为最有利的储集空间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11+121
+11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