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伊洛瓦底江和怒江褶鮡属鱼类的形态差异及分类地位

被引:23
作者
李旭
李凤莲
刘恺
周伟
机构
[1] 西南林学院保护生物学学院
关键词
褶鮡属鱼类; 伊洛瓦底江; 怒江; 形态度量学; 主成分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9 [动物分类学(系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2 ;
摘要
将采自中国伊洛瓦底江和怒江中115尾褶鮡属(Pseudecheneis)鱼类标本以采集地分为10组,对它们开展多变量形态度量学研究,共测量了25个框架性状和14个常规性状。经两次主成分分析,逐步提取分值散点聚在一起的标本,最终分离出5种不同的类型。第1类仅分布于伊洛瓦底江支流龙川江中下游,以其尾柄细长,区别于其他类型,确认为细尾褶鮡(P.stenura),其余4类均是未被描记的新种。第2类分布于伊洛瓦底江支流龙川江上游,体型极度纤细延长。第3类分布于怒江支流湾甸河,以胸鳍长为主要鉴别特征区别于其他类型,综合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系统发育研究结果,这类标本应是未被描记的一新种。第4类和第5类分别分布于怒江支流南汀河及伊洛瓦底江支流大盈江,它们以背部色斑的差异相互区分。此外,腾冲曲石部分标本的度量数据无法与大盈江的标本区分,外部形态特征亦无差异。它们是同一种类的不同地理种群,还是不同的种类,或者腾冲曲石的这些标本是另一新种?这些猜测均有待后续采用其他方法研究后进一步确认。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鮡科褶鮡属鱼类部分线粒体DNA序列分析与分子进化 [J].
周用武 ;
庞峻峰 ;
周伟 ;
张亚平 ;
张庆 .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7, (03) :45-51
[2]   我国华鳊属鱼类形态差异及其物种有效性的研究 [J].
谢仲桂 ;
谢从新 ;
张鹗 .
动物学研究, 2003, (05) :321-330
[3]  
(鱼兆)科褶(鱼兆)属鱼类一新种兼论其骨骼形态学的种间分化(鲇形目:(鱼兆)科)[J]. 周伟,褚新洛.动物分类学报. 1992
[4]   褶鮡属鱼类的系统发育及二新种的记述 [J].
褚新洛 .
动物分类学报, 1982, (04) :428-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