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昌马断裂晚更新世滑动速率

被引:19
作者
罗浩 [1 ,2 ,3 ]
何文贵 [1 ,3 ]
王定伟 [2 ]
袁道阳 [1 ,3 ]
邵延秀 [1 ,3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3] 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关键词
新活动性; 滑动速率; 昌马断裂; 阿尔金断裂; 祁连山西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河西走廊-祁连断裂系、阿尔金断裂和海原断裂共同控制着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界及其变形模式。昌马断裂为河西走廊-祁连断裂系中一条活动强烈的走滑断裂带,其连接着阿尔金断裂和海原断裂。基于昌马断裂的活动特征和几何分布将其分为4段,并获取了其中3段的左旋滑动速率,分别为西段(1.33±0.39)mm/a、中西段(3.11±0.31)mm/a、中东段(3.68±0.41)mm/a,以及西段的缩短速率(0.70±0.20)mm/a。结果显示,昌马断裂的左旋滑动速率由西向东具有明显增大的趋势。昌马断裂的活动调节了阿尔金断裂约30%滑动速率减小量。研究证实了昌马断裂与祁连山西段其他次级断裂的左旋滑动、地壳缩短和盆地内部变形共同承担着阿尔金断裂东段多数的左旋位移,这种构造转换模式支持青藏高原东北缘是具有侧向挤出的地壳持续增厚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65 / 77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北祁连山-河西走廊大震危险区预测
    邵延秀
    袁道阳
    曹娜
    梁明剑
    [J]. 地震地质, 2011, 33 (04) : 865 - 876
  • [2] 1785年玉门惠回堡地震的震灾特点与发震构造
    何文贵
    雷中生
    袁道阳
    张俊玲
    刘百篪
    [J]. 西北地震学报, 2010, 32 (01) : 47 - 53
  • [3] GPS观测及断裂晚第四纪滑动速率所反映的青藏高原北部变形
    郑文俊
    张培震
    袁道阳
    郑德文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10) : 2491 - 2508
  • [4] 阿尔金断裂昌马大坝—宽滩山段全新世活动特征
    陈柏林
    刘建生
    王春宇
    张永双
    刘建民
    董诚
    吴乃芬
    [J]. 地质学报, 2008, (04) : 433 - 440
  • [5] 2003年甘肃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发震构造及发震机制探讨
    郑文俊何文贵赵广坤马尔曼
    [J]. 地震研究, 2005, (02) : 133 - 140
  • [6] 2002年12月14日甘肃玉门5.9级地震的发震构造研究
    何文贵
    郑文俊
    赵广堃
    马尔曼
    董治平
    [J]. 地震地质, 2004, (04) : 688 - 697
  • [7]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J].张培震;邓起东;张国民;马瑾;甘卫军;闵伟;毛凤英;王琪.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3, S1
  • [8] 阿尔金断裂带晚第四纪左旋走滑速率及其构造运动转换模式讨论
    徐锡伟
    P.Tapponnier
    J.Van Der Woerd
    F.J.Ryerson
    王峰
    郑荣章
    陈文彬
    马文涛
    于贵华
    陈桂华
    A.S.Meriaux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0) : 967 - 974+1024
  • [9] 昌马断裂带古地震的探讨
    康来迅
    [J]. 地震学刊, 1986, (04) : 16 - 22+96
  • [10] 1932年昌马7.5级地震形变带及其构造背景的初步分析
    周俊喜
    张生源
    [J]. 西北地震学报, 1981, (01) : 92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