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讼: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

被引:24
作者
任志安
机构
[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讲师、法学博士
关键词
无讼; 无讼”思想; 中国传统法律; 即刑; 封建社会; 封建制社会; 中国古代法; 法律观; 讼师; 暴力手段; 好讼; 司法程序; 价值取向;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01.01.011
中图分类号
D929 [中国法制史];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摘要
子曰 :“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孔子所追求的目标是使诉讼的事件根本不发生。“无讼” ,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无讼思想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 :天道和谐的宇宙观、法即刑的法律观、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片面追求秩序与稳定的政治思想、司法腐败的反作用等。无讼主义传统所引发的负面影响及遗留给我们的历史包袱是相当沉重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张晋藩著;.法律出版社.2005,
[2]  
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M].梁治平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3]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M].张晋藩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4]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张中秋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5]  
中国法制史.[M].叶孝信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