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扬子寒武系蒸发岩岩相古地理

被引:41
作者
门玉澎
许效松
牟传龙
余谦
闫剑飞
刘伟
机构
[1]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中上扬子; 寒武系; 蒸发岩; 沉积相; 古地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中上扬子区寒武系蒸发岩层位上属龙王庙阶和毛庄阶至张夏阶,分布在成都以东、贵州遵义以北和武陵山以西,形成四川长宁、重庆永川-江津、湖北利川、武汉4个沉积中心,是早古生代海相油气的重要盖层。经深井揭露,寒武系蒸发岩为石膏和石膏夹石盐,有三种岩石类型:粉砂质白云岩、白云岩与石膏互层、石膏夹石盐。地表以盐溶角砾岩、石盐假晶、次生石膏为标志,川东有少量盐泉出露。寒武纪时中上扬子区蒸发岩沉积具有构造和古地理障壁及岩相障壁,西部除龙门山前分布有岛链状的古陆外,早寒武世末川中古隆起已具雏形,并由西向东迁移扩大;黔中古隆起至中晚寒武世可能为水下无沉积区,具有局限障壁作用。早中寒武世碳酸盐浅滩分布在构造障壁的东侧。构造、古地理和沉积相展布,使中上扬子区转化为局限、封闭或半封闭构造古地理环境,是该区沉积蒸发岩的关键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