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县玉水多金属矿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6
作者
汪礼明
杨牧
彭省临
机构
[1] 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湖南长沙
[2] .广东有色地质勘查局,广东广州
关键词
广东; 玉水多金属矿床; 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D O I
10.16539/j.ddgzyckx.1999.04.008
中图分类号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本文在对比分析矿区火成岩(围岩)及含矿段岩矿石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的基础上,结合矿石稳定同位素及包裹体特征对矿床成因作了探讨。根据本区微量元素性状及其分布特征,指出了含矿段火成岩与矿区内脉状火成岩侵人体(βμ及γπ)及上侏罗统火成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差异,同时认为:矿床是由局部火山喷气并受中温热液改造而成,含矿段矿化火山岩是由特定火山喷气作用形成的产物,它与区内的脉状火成岩侵人体及上侏罗统火山岩之间没有成因联系,对矿床改造作用的中温热液,主要来自深部隐伏碱性侵人体。
引用
收藏
页码:345 / 35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火成岩微量元素岩石学.[M].李昌年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
[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M].王中刚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89,
[3]  
元素地球化学.[M].刘英俊 著.科学出版社.1984,
[4]  
锶同位素地质学.[M].(美)G.福尔;J.L.鲍威尔著;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质研究室译;.科学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