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对小麦幼胚胚性无性系高频率诱导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王睿辉
陈耀锋
高秀武
秦震霓
任惠莉
韩德俊
梁虹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陵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
关键词
小麦; 外源激素; 幼胚; 胚性无性系;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1.01.009
中图分类号
S512.103.53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研究了 3种外源激素对 3个小麦品种 (系 )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高频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2 ,4- D能显著促进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形成 ,并存在着基因型间的差异 ,在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形成中起主要作用。其最佳适用质量浓度为 2 .0~ 3.0 m g/ L ,2 ,4- D的这种作用能被培养基中加入的细胞分裂素所加强 ,这种作用在不同的细胞分裂素间是有差异的 ,在质量浓度 0 .1~ 2 .0 m g· L- 1 内 ,随 KT浓度的升高 ,6 - BA浓度的降低 ,胚性愈伤诱导率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不同基因型玉米的再生能力和胚性与非胚性愈伤组织DNA的差异 [J].
黄璐 ;
卫志明 .
植物生理学报, 1999, (04) :332-338+418
[2]   小麦改良的方法与技术 [J].
张贵友 ;
何聪芬 ;
陈金山 .
生物工程进展, 1999, (04) :67-72
[3]   小麦幼胚离体培养育种技术研究 [J].
王常云 ;
王作全 ;
李晓亮 ;
王志新 ;
周德强 ;
卢建声 ;
王丽辉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1999, (01) :14-16
[4]   青饲玉米有益突变体筛选的研究 [J].
刘纪华 ;
施介村 .
植物学报, 1996, (10) :839-842
[5]   小麦幼胚培养中体细胞胚发生和植株再生 [J].
王亚馥 ;
崔凯荣 ;
陈克民 ;
刘志学 .
植物学通报, 1992, (S1) :29-29
[6]   通过组织培养筛选小麦抗赤霉病突变体的研究 [J].
郭丽娟 ;
姚庆筱 ;
胡启德 ;
张浩 ;
邓福友 ;
郑华全 ;
黄梧芳 .
遗传学报, 1992, (03) :259-265+294
[7]   小麦幼胚组织培养力的遗传研究 [J].
徐星明 ;
于飞 ;
胡适全 .
遗传, 1991, (06) :34-37
[8]   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培养和抗赤霉病体细胞筛选 [J].
曹清波 ;
余毓君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1, (01) :9-15
[9]   小麦幼胚培养中的体细胞胚胎发生 [J].
叶新荣 ;
余毓君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0, (01) :75-78
[10]  
Induction of embryogenic Triticum aestivum L. calli. I. Quantification of genotype and culture medium effects[J] . John G. Carman,Nancy E. Jefferson,William F. Campbell.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 198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