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南部晚更新世500ka以来的古海洋学特征

被引:17
作者
郑范
李前裕
陈木宏
邵磊
乔培军
成鑫荣
向荣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更新世; 冰期旋回; 浮游有孔虫; 古水温; 季风; 南海; MD01-2392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2 [历史海洋学、海洋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对湄公河口外MD01-2392孔浮游有孔虫的定量分析,并采用FP-12E转换函数、MAT现代类比法及温跃层转换函数的计算,结合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揭示了南海南部晚更新世近500ka以来的古海洋学演化特征.发现冰期MIS12、MIS8、MIS2-4冬季表层水温明显高出相邻的间冰期,特别是间冰期MIS9、MIS5、MIS1表层水温都较低.温跃层在MIS5与MIS1最浅,MIS9其次.主要表现在浮游有孔虫深层高营养种的含量增高,表明上升流增强.间冰期的低水温很可能主要是由于上升流影响所致,当然表层盐度由于多雨而降低也可能影响到间冰期的水温估算.冰期时较高的表层水温,喜暖高盐型次表层种Pulleniatinaobliquiloculata的大量繁殖,说明冰期时南部海区受来自北部强冬季风的制约使上升流活动减弱,海平面降低后与邻区通道的关闭也造成水体置换明显减弱,可能有淡水盖层发育,最终导致上层海水分层增强和冬季表层水温保持相对较高.晚更新世时期的南海南部由于冰期低海平面造成半封闭的海盆环境和季风变化,是影响其浮游有孔虫对冰期旋回响应与北部和开放大洋不同的根本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534 / 542+549 +54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新生代亚洲形变与海陆相互作用 [J].
汪品先 .
地球科学, 2005, (01) :1-18
[2]   南海南部晚第四纪东亚季风演化的粘土矿物记录 [J].
刘志飞 ;
C.Colin ;
A.Trentesaux ;
D.Blamart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3) :272-279
[3]   南海南部普林虫与“中更新世革命” [J].
徐建 ;
汪品先 ;
黄宝琦 ;
翦知湣 .
地球科学, 2004, (01) :7-14
[4]   南海晚第四纪上升流区海水上层水体结构的变化 [J].
黄宝琦 ;
翦知湣 ;
成鑫荣 ;
汪品先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1, (11) :948-952
[5]   南沙海区晚第四纪浮游有孔虫演化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J].
李保华 ;
赵泉鸿 ;
陈民本 ;
翦知湣 ;
汪品先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1, (01) :1-9
[6]   南海南部NS93-5柱样揭示的晚第四纪以来的古海洋学特征 [J].
涂霞 ;
郑范 ;
陈木宏 .
热带海洋, 2000, (04) :36-44
[7]   南海南部近20万年沉积序列与古气候变化关系 [J].
陈木宏 ;
涂霞 ;
郑范 ;
颜文 ;
汤贤赞 ;
陆钧 ;
王保贵 ;
卢苗安 .
科学通报, 2000, (05) :542-548
[8]   南海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进展 [J].
赵泉鸿 ;
汪品先 .
第四纪研究, 1999, (06) :481-501
[9]   南沙海区盛冰期的气候问题 [J].
汪品先,翦知 ,刘志伟 .
第四纪研究, 1996, (03) :193-201
[10]   The Toba volcanic event and interstadial/stadial climates at the marine isotopic stage 5 to 4 transition in the northern Indian Ocean [J].
Schulz, H ;
Emeis, KC ;
Erlenkeuser, H ;
von Rad, U ;
Rolf, C .
QUATERNARY RESEARCH, 2002, 57 (01) :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