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工智能在司法审判中的应用——以空白罪状为试点

被引:5
作者
陈禹衡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空白罪状; 补充规范;
D O I
10.16732/j.cnki.jeu.2018.05.010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随着智慧法庭的建设提上日程,但是对于人工智能的全面应用,应该持有谨慎而乐观的态度。空白罪状作为刑事审判过程中一直以来的难点问题,具有繁琐复杂的特点,尤其是补充规范的选择对于司法工作者是严重的负担。空白罪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现阶段可以发挥其检索归纳功能,中期可以将其应用于不同冲突规范的选择,最终模拟法官思维得出审判结果。两者的结合不仅对于空白罪状自身的司法适用带来好处,同时也是人工智能全面应用司法实务的试金石,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人工智能+法律”十大趋势 [J].
曹建峰 .
机器人产业, 2017, (05) :86-96
[2]  
规范性法律理论:关于多元和平衡的案例[J]. 斯蒂文·J.伯顿,孙良国.法理学论丛. 2016(00)
[3]  
国外人工智能与法律研究进展述评[J]. 张妮,杨遂全,蒲亦非.法律方法. 2014(02)
[4]   人工智能法律系统的法理学思考 [J].
张保生 .
法学评论, 2001, (05) :11-21
[5]   一种基于案例的合同纠纷咨询系统 [J].
张选平 ;
赵仲孟 .
计算机工程, 1999, (04) :77-78
[6]  
刑法格言的展开[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张明楷, 2013
[7]  
法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文显, 2012
[8]  
刑法各论的一般理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 2007
[9]  
空白罪状[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刘树德著, 2002
[10]  
刑事一体化与关系刑法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储槐植著, 1997